顯示具有 電腦-Centos-script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電腦-Centos-script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

find指令用法 (補充筆記)

使用範例 1:
由目前的所在目錄開始尋找所有檔案目錄
find

使用範例 2:
由指定的目錄為起始點開始尋找所有檔案目錄
find /usr/share

使用範例 3:
由多個指定的目錄為起始點開始尋找所有檔案目錄(找/find 及/usr/lib底下的)
find /etc /usr/lib

find 程式內,可以使用 –type 指定搜尋的類型。下面列出可供使用的選項類型:

b:區塊裝置 (block)
c:字元裝置 (character)
d:目錄 (directory)
p:命名管線 (named pipe,FIFO)
f:一般檔案 (regular file)
l:符號連結檔 (symbolic link)
s:網路連結裝置檔案 (socket)

使用範例 1:
列出 /etc 目錄,所有的子目錄:
find /etc –type d

使用範例 2:
列出位於 /usr/share 目錄,所有的一般檔案:
find /etc –type f

使用範例 3:
列出位於 /bin 目錄,所有的符號連結檔案
find /bin -type l
檔案目錄名稱:
使用 find 尋找檔案時,可以透過 -name的參數選項,指定搜尋特定
目錄內,是否有指定的檔案目錄名稱。該參數支援一般 shell 的通配字元
的樣式。-name 本身是區分大小寫的,-iname 參數選項則是不區分大小寫。

使用範例 1:
搜尋 /etc 目錄內,檔案名稱為 ifcfg-eth0 的一般檔案:
find /etc -type f -name “ifcfg-eth0”

使用範例 2:
搜尋 /usr/share/man 目錄內,以 printf 開頭的一般檔案:
find /usr/share/man -type f -name “printf*”

使用範例 3:
搜尋 /usr/X11R6/bin 目錄內,名稱包含 x 或是 X 的一般檔案
find /usr/X11R6/bin -iname “*x*”

檔案大小:
使用 find 程式時,透過 -size 參數的使用,可以精準的搜尋出
特定檔案長度的檔案。-size 參數的使用,支援的單位有:

b:block (1 block = 512 byte)
c:byte
k : kbyte
w : word byte

實際在使用時,可以搭配 + 與 – 表示大於或者是小於指定的大小。

使用範例 1:
搜尋 /bin 目錄內,檔案長度為大約為 10K 的一般檔案
find /bin -type f -size 10k

使用範例 2:
搜尋 /bin 目錄內,以 a ~ m 開頭,檔案長度大於 10K 的一般檔案
find /bin -type f -name “[a-m]*” -size +10k

使用範例 3:
搜尋 /usr/bin 目錄內,檔案長度在 50k ~ 100k 範圍內的檔案
find /usr/bin -type f -size +50k –size -100k


檔案目錄權限:
使用 find 程式時,透過 -perm 參數的使用,可以搜尋出特定
權限屬性的檔案。

使用上,支援 + 與 – 的方式搜尋出特定屬性權限的檔案,
表示的意義為:
perm mode
權限屬性為 mode內任何 Bit 欄位
perm +mode
權限屬性包含 mode 內任何 Bit 欄位
perm –mode
權限屬性至少要包含 mode 內任何 Bit 欄位

使用範例 1:
搜尋 /bin 目錄內,權限為 755 的一般檔案
find /bin -type f -perm 755

使用範例 2:
搜尋 /usr/bin 目錄內,任何人都可以執行的檔案
find /bin -type f -perm -0111

使用範例 3:
搜尋 /usr 目錄與其下子目錄,權限至少為 644 的一般檔案
find /usr -type f -perm +644

使用者群組資訊:
使用 find 程式時,透過 -user、-group可以搜尋特定所屬使用者、
群組的檔案目錄。透過 -nouser、-nogroup 可以找到在系統 /etc/passwd、
/etc/group 檔案內沒有對應紀錄的檔案目錄。透過 -node 可以找出 inode
編號的檔案目錄。

使用範例 1:
以 / 目錄開始,尋找出 owner 為 root,setuid 屬性,任何人都可以執行的檔案
find / -type f -user root -perm -4111

使用範例 2:
以 /home 開始,尋找出 owner 為 peter,可執行屬性的一般檔案
find /home -type f -user peter -perm +0111

使用範例 3:
尋找整個檔案系統,列出沒有 owner 與 group 對應的孤兒清單
find / -nouser -nogroup

使用範例 4:
以 /usr 目錄開始,尋找出 inode 編號為 19011 的一般檔案
find /usr -type f -inum 19011

時間欄位:
Unix 的檔案系統上,對於檔案的建立、存取、修改等資訊都會加以
紀錄。使用 find 程式時,可以搭配 -amin、-atime、-cmin、-ctime、-mmin、-mtime 等參數選項搜尋出特定時間欄位屬性的檔案目錄。

參數意義:

-amin
檔案於幾分鐘前被存取過
-atime
檔案於幾天前被存取過
-cmin
檔案的狀態於幾分鐘前被修改過
-ctime
檔案的狀態於前幾天前被修改過
-mmin
檔案內容於幾分鐘前被修改過
-mtime
檔案內容於幾天前被修改過

參數使用支援 +、- 等項目,用來表示大於該時間區段,
或者是小於該時間區段。

使用範例 1:
搜尋 /etc 目錄,列出前一天到現在被修改過的檔案
find /etc –mtime -1

使用範例 2:
搜尋 /var/log 目錄,列出已經有 7 天以上沒有更動過的一般檔案
find /var/log -type f -mtime +7

搜尋深度:
使用 find 程式時,可以搭配 –maxdepth 指定搜尋檔案目錄時,其最大的路徑深度。

使用範例 1:
搜尋 /etc 該層目錄 (不包含其下子目錄) 內所有的一般檔案
find /etc -type f -maxdepth 1

使用範例 2:
搜尋 /usr/lib 該層目錄內,檔案附檔名為 .so ,長度大於 100k的一般檔案
find /usr/lib -type f -maxdepth 1 -size +100k

外部程式呼叫:
find 程式支援 –exec 與 –ok 參數,能夠將執行 find 得到的搜尋的結果,呼叫外部程式作為該程式的參數進行處理。
另外常與 find 程式搭配使用的還有 xargs 程式,該程式能夠將程式
透過標準輸出的訊息,轉為呼叫外部程式,並以該標準輸出的訊息,作為該
程式的命令列引數。 xargs 程式的使用,多半都是透過管線的方式呼叫執行。

使用範例 1:
以 / 目錄開始進行,搜尋檔案名稱為 core的一般檔案,然後加以刪除
find / -type f -name “core” -exec rm –f {} ;

上面範例中,{} 為代換 find 搜尋到的檔案完整路徑名稱,然後作為
rm -f 程式的引數。需要注意是,使用 –exec 參數,最後要使用 “;” 分號作為結尾字元,不過因為 shell 對於命令列上的 “;” 分號有特殊的
解釋,所以需要在 “;” 分號前面加上 “” 反斜線,以避免 shell 解釋
“;” 為命令的區隔,find 程式也才能夠判定命令的結尾。

若搭配 -exec 參數時改用 -ok 替換,表示執行命令時會提示使用者是否確定要執行。

若是使用 xargs 使用的話,上述範例可以修改為
find / -type f -name “core” | xargs rm -f

使用範例 2:
搜尋 /home/peter 目錄,找出副檔名為 “.doc” 的一般檔案,然後使用
touch 程式將檔案時間更新到現在最新時間
find /home/pter -type f -name “*.doc” -exec touch {} ;

上面範例,也可以使用 xargs 程式達成
find /home/pter -type f -name “*.doc” | xargs touch



相關教學連結參考:
find指令

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

Linux shell 的date表示法

Linux shell中用 csh/tcsh

顯示前一天日期

$ /bin/date --date='1 day ago' +%Y%m%d%H%M%S
20161026214123

顯示前一週日期

$ /bin/date --date='1 week ago' +%Y%m%d%H%M%S
20161020214123

顯示前一月日期

$ /bin/date --date='1 month ago' +%Y%m%d%H%M%S
20160926214123

環境變數 locale

在date 如果叫用 %b的參數會顯示出月份的地區名稱,注意格式前的 '+' 代表的是要輸出的格式
$ date +%a%A%b%B%c%C
結果:
六週六 1月一月西元2016年10月27日 (週四) 15時30分35秒20
如果要用日期作為檔名,我們一般而言不喜歡檔名有中文字。例如檔名是2009Jan,你不希望取出的檔名是"2009一月",則就要把日期輸出改為英文,因此在Linux下先 叫用這一行:
$ export LC_TIME=en_US.utf8
$ date +%a%A%b%B%c%C
SatSaturdayJanJanuarySat 24 Jan 2009 03:31:36 PM CST20

有關shell 中date 格式(FORMAT)變數的意義

%  Literal %. <== 代表'%' 符號(常用到的標紅底)
-(hyphen)  Do not pad fields (default: pad fields with zeros).  <== 字元不足不用補0,預設有補0
_ (underscore)  Pad fields with space (default: zeros). <== 字元不足用空白補
%a Abbreviated weekday.
%b Abbreviated month name.
%c Country-specific date and time format.
%d Day of month (01-31).
%h Same as %b.
%j Julian day of year (001-366).
%k Hour in 24-hour format, without leading zeros (0-23).
%l Hour in 12-hour format, without leading zeros (1-12).
%m Month of year (01-12).
%n Insert a new line.
%p String to indicate a.m. or p.m.
%r Time in %I:%M:%S %p (12-hour) format.
%s Seconds since "the Epoch," which is 1970-01-01 00:00:00 UTC (a nonstandard extension).
%t Insert a tab.
%w Day of week (Sunday = 0).
%x Country-specific date format based on locale.
%y Last two digits of year (00-99).
%z RFC 822-style numeric time zone.
%A Full weekday.
%B Full month name.
%D Date in %m/%d/%y format.
%H Hour in 24-hour format (00-23).
%I Hour in 12-hour format (01-12).
%M Minutes (00-59).
%S Seconds (00-59).
%T Time in %H:%M:%S format.
%U Week number in year (00-53); start week on Sunday.
%V Week number in year (01-52); start week on Monday.
%W Week number in year (00-53); start week on Monday.
%X  Country-specific time format based on locale.
%Y Four-digit year (e.g., 2006).
%Z Time-zone name.

用find指令在Linux上列出舊的檔案 (刪除)


find /var/log/apache2 -mtime +30
上面這個指令的意思是在/var/log/apache2底下,-mtime是限定修改時間(單位是24小時),後面接著的數字的表示法如下:
  1. +n:表示比n單位以上的檔案 (例如:+30,代表30天之前)
  2. n:表示比n單位之內的檔案 (例如:-30,代表30天之內)
  3. n:不給給正負號代表正好n單位的檔案。
此外還有time跟min也都是代表修改時間,但是後面接的數字的單位變成分鐘。此外其他相關的指令如下:
  1. -mtime、-mmin:檔案內容(data)最後的修改(modify)時間
  2. -atime、-amin:檔案最後被存取(access)的時間
  3. -ctime、-cmin:檔案狀態(status)最後被修改的時間(change)。 (註:檔案狀態是指:修改擁有者或群組(即調用chown、chgrp)、修改檔案存取權限(即調用chmod)

2. find資料後執行刪除指令

find到檔案後可以用-exec指令來進行相應的處理,下面這個指令示範的是直接下rm指令刪除
find /var/log/apache2 -mtime +30 -exec rm -f {} ;
-exec是表示找到檔案後要執行的指令,現在要執行移除檔案的指令rm,但rm指令會與使用者確認是不是要刪除檔案,因為每個檔案都會問所以挺麻煩的所以加入-f (force) 參數讓rm強制移除檔案。然後 {} 則代表指令接檔案名稱的地方,find會將找到檔案的檔名與路徑帶入到{} 這邊。最後加入; 代表指令結束,不可以省略。

script 大量更改檔名(待補充....)


將該目錄 *.tgz(有tgz副檔名)改加_日期時間
for var in *.tgz; do mv "$var" "${var%.tgz}_$(date "+%Y%m%d%H%M").tgz"; done





以下網路的範例參考(待測試..)
查看/home下所有子目录的ok.txt并修改成OK.txt

find  /home  -type f -name "ok.txt"  -exec rename 'ok.txt' 'OK.txt' {} \;





linux 批量重名名
Linux Shell 批量重命名的方法总览


1、删除所有的 .bak 后缀:
rename 's/\.bak$//' *.bak

2、把 .jpe 文件后缀修改为 .jpg:
rename 's/\.jpe$/\.jpg/' *.jpe

3、把所有文件的文件名改为小写:
rename 'y/A-Z/a-z/' *

4、将 abcd.jpg 重命名为 abcd_efg.jpg:
for var in *.jpg; do mv "$var" "${var%.jpg}_efg.jpg"; done

5、将 abcd_efg.jpg 重命名为 abcd_lmn.jpg:
for var in *.jpg; do mv "$var" "${var%_efg.jpg}_lmn.jpg"; done

6、把文件名中所有小写字母改为大写字母:
for var in `ls`; do mv -f "$var" `echo "$var" |tr a-z A-Z`; done

7、把格式 *_?.jpg 的文件改为 *_0?.jpg:
for var in `ls *_?.jpg`; do mv "$var" `echo "$var" |awk -F '_' '{print $1 "_0" $2}'`; done

8、把文件名的前三个字母变为 vzomik:
for var in `ls`; do mv -f "$var" `echo "$var" |sed 's/^.../vzomik/'`; done

9、把文件名的后四个字母变为 vzomik:
for var in `ls`; do mv -f "$var" `echo "$var" |sed 's/....$/vzomik/'`; done